“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是個功夫高手了!边@是11月6日南非茨瓦尼理工大學的研究生馬修斯在南非國家劇院見到記者后的第一句話。自從中南兩國共同主辦的“感知中國·南非行”11月1日揭幕以來,馬修斯和他的幾位同學沒有錯過其中的任何一項活動,包括開幕式。馬修斯之所以對記者這么說,是因為在11月3日觀看少林武僧團的功夫表演時,整個過程他是邊看邊比劃的,自以為從中學到了真功夫。
和馬修斯一樣,很多非洲人對中國發(fā)生興趣是從觀看中國的武俠電影開始的,而此次能夠如此近距離地觀看來自中國武術(shù)圣地少林寺的武僧們真刀真槍的表演,讓南非的武術(shù)迷們大飽眼福。武僧們所演示的銀槍刺喉、鐵頭功、二指禪等少林絕技讓南非觀眾目瞪口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甚至在演員已經(jīng)謝幕之后還經(jīng)久不息。有人在表演結(jié)束后涌到舞臺上,尋找武僧表演鐵頭功時敲碎的金屬片。一位白人青年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沒能把自己撿到的金屬片掰斷之后,竟很認真地對記者說,看來武術(shù)不僅僅是電影中瀟灑的動作,更是多少年痛苦磨練的積累,他完全改變了對武術(shù)的看法。之后他將金屬片小心地放進手提包里,說是要帶回家做個紀念。另一個七八歲的黑人小男孩在表演結(jié)束后硬是纏著自己的媽媽帶自己到后臺,在等待了半個小時后終于和自己喜歡的一位小武術(shù)演員照了張合影,這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這兩位對武術(shù)癡迷的南非觀眾讓記者想起了在“感知中國·南非行”活動開幕后緊接著舉行的“中國工藝珍寶展”。展覽在比勒陀利亞國家文化歷史博物館舉行,展品薈萃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shù)作品的精華。在眾多的觀眾中,記者注意到一位年輕的南非姑娘多少有些與眾不同,她好像對一組陶人塑像情有獨鐘?吹接浾咦哌^來,她便用帶著疑惑的表情問記者這些塑像中哪位是跳江而死的詩人。原來在這組陶塑中,有我國兩位著名的詩人李白和屈原。她告訴記者,她很早就知道有位中國古代詩人在跳江自盡后便一直被全世界的中國人紀念著,南非華人社團每年的龍舟賽就是為了懷念這位詩人,她始終被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感動著。記者告訴她那個仰天長嘆的詩人正是屈原。2000多年來中國人之所以懷念他,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詩,更是因為他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懷。聽了記者的解釋,她似乎有所感悟,于是又問記者那個側(cè)臥狀的人是誰。記者告訴她那是中國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最重要的詩篇幾乎都是醉酒后的杰作,酒就是李白的靈魂,醉臥的李白更能表現(xiàn)他的內(nèi)在氣質(zhì)。聽了記者的解釋,這位姑娘剛剛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天哪,中國文化總是那么神秘莫測,李白對我來說又是一個謎,看來我又要回家補課了。”
而這次馬修斯和記者再次相遇在南非國家劇院是為了觀看另一場名為“天資國樂”的中國民族器樂演出。20多位年輕姑娘在舞臺上載歌載舞,用古老的中國民族樂器演繹著現(xiàn)代中國的生機與活力。同樣具有非凡音樂天賦的非洲觀眾將狂熱的掌聲和吶喊毫不保留地回贈給這些首次到非洲演出的中國女孩。
通過觀看一場表演,那位青年對武術(shù)有了新的認識,那個小男孩或許會將與小武僧的合影永久保存;通過參觀一次展覽,那位知道屈原故事的南非姑娘對中國的文化更加迷戀……
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能夠跨越萬里山水讓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牽手,也能夠超越千年的時空讓古今不同背景的人相識相知。乘著文化的翅膀,相信由中國和非洲共同譜寫的和諧旋律,定會被人們永遠銘記。(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