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華人社區(qū) | 中國僑界 | 華商 | 留學生 | 華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華僑農(nóng)場



中國苗族大本營(組圖)

2006年08月02日 14:45




  7月4日,貴州省雷山縣郎德鎮(zhèn)上郎德村53歲的苗族婦女文金花正在為游客當模特。據(jù)悉,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風情吸引了很多繪畫、攝影愛好者前來寫生,一些村民便成了模特。由于文金花的形象富有代表性,如今已成為該村的“名模”。



  7月24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6中國凱里國際蘆笙節(jié)開幕式上,幾位苗族姑娘正在展示苗族服飾。當日,為慶祝2006中國凱里國際蘆笙節(jié)開幕,苗族同胞推出了一場苗族服飾秀。



蘆笙場

  華聲報貴陽消息:依山傍水的苗家吊腳樓、美麗大方的苗族少女、悠揚的蘆笙舞曲……南花苗寨的原生態(tài)苗族文化,讓前來尋覓探幽的游客興致盎然。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樸濃郁、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稱。這里苗、侗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1.87%,其中苗族人口約占我國苗族人口的一半,被稱為“中國苗族的大本營”。距州府凱里市16公里的南花村,就是一個供游客參觀、居住著180多戶苗族人家的古老村寨。

  車至山腳,遠遠可見苗家吊腳樓掩映在半山腰上的綠樹叢中。這種瓦頂木制吊腳樓具有明清時代的建筑風格,幾個穿著精美刺繡服裝、戴著銀頭冠的當?shù)孛缱迳倥羁钭邅恚q如古畫中的人物。她們在寨門口設置了攔路酒,這是祖輩傳下的迎客禮節(jié),喝完后就可以進寨了。

  走過一段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眼前豁然開朗。約200平方米由鵝卵石鋪就的小廣場上,一個高約7米的圖騰柱矗立中央,這就是村民們聚會的蘆笙場了。蘆笙是苗族一種古老的竹制笙管樂器,其舞曲節(jié)奏感很強,富有感染力。當盛裝的苗族姑娘們繞著吹笙小伙翩翩起舞時,讓一旁觀看的游客也腳底發(fā)癢,躍躍欲試。

  造訪苗寨,不只是看客,還可與村民們一同嬉戲。炎炎夏日,苗家人與游客在山腳下清澈的巴拉河中分享苗族傳統(tǒng)的捉鴨子游戲,讓游客們忘記了城市的喧囂,一個個笑得樂呵呵的。

  原汁原味的鄉(xiāng)土文化和山水田園風光,讓一名來自北歐的游客陶醉不已,她說:“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趣,建筑獨特、歌舞服飾之美令人驚嘆!



編輯:候冬華】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nèi)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lǐng)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lián)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diào)查
更多>>>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