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貴陽消息:依山傍水的苗家吊腳樓、美麗大方的苗族少女、悠揚的蘆笙舞曲……南花苗寨的原生態(tài)苗族文化,讓前來尋覓探幽的游客興致盎然。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樸濃郁、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稱。這里苗、侗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1.87%,其中苗族人口約占我國苗族人口的一半,被稱為“中國苗族的大本營”。距州府凱里市16公里的南花村,就是一個供游客參觀、居住著180多戶苗族人家的古老村寨。
車至山腳,遠遠可見苗家吊腳樓掩映在半山腰上的綠樹叢中。這種瓦頂木制吊腳樓具有明清時代的建筑風格,幾個穿著精美刺繡服裝、戴著銀頭冠的當?shù)孛缱迳倥羁钭邅恚q如古畫中的人物。她們在寨門口設置了攔路酒,這是祖輩傳下的迎客禮節(jié),喝完后就可以進寨了。
走過一段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眼前豁然開朗。約200平方米由鵝卵石鋪就的小廣場上,一個高約7米的圖騰柱矗立中央,這就是村民們聚會的蘆笙場了。蘆笙是苗族一種古老的竹制笙管樂器,其舞曲節(jié)奏感很強,富有感染力。當盛裝的苗族姑娘們繞著吹笙小伙翩翩起舞時,讓一旁觀看的游客也腳底發(fā)癢,躍躍欲試。
造訪苗寨,不只是看客,還可與村民們一同嬉戲。炎炎夏日,苗家人與游客在山腳下清澈的巴拉河中分享苗族傳統(tǒng)的捉鴨子游戲,讓游客們忘記了城市的喧囂,一個個笑得樂呵呵的。
原汁原味的鄉(xiāng)土文化和山水田園風光,讓一名來自北歐的游客陶醉不已,她說:“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趣,建筑獨特、歌舞服飾之美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