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特許中國僑網轉發(fā)文章,如需轉載請與作者本人聯系。)
世界金融危機,向中國提供了吸引各類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海歸的契機。但是,讀到頻繁見諸媒體的“抄底”海外人才的文字,筆者覺得非常不是滋味。
這是有關中國數家最大型的金融機構在海外舉辦人才招聘會的報道:
特地從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趕到紐約與會的43歲的余小姐緊張地看著經理,逐一數出所工作過的銀行名稱,用盡全力推銷自己,“我還在危機管理上滿有經驗”。經理在她的履歷表上草草寫下幾筆。當經理將她的履歷表放到評核欄上時,余小姐才松一口氣,她有機會進入下一輪面試。
像余小姐那樣的求職者達上千人,不少人或專門乘飛機、或開車十多小時趕來面試。排隊一個多小時后,等待他們的是三分鐘的面試機會。
招聘會上,一些在海外金融業(yè)“馳騁”十多年的應聘者告訴招聘方,其原來已達年薪50萬至100萬美元。而本次招聘的部分崗位年薪最高可達150萬元人民幣(約合21.9萬美元)。
上海市赴倫敦、芝加哥和紐約招聘高層次金融人才工作團滿載而歸,收回數千份簡歷。
這不是折騰又是什么?
專程趕來參加招聘會;排隊一個多小時,面試三分鐘;履歷表的草草幾筆;降薪求職……這哪里是人才招聘?求職者簡直就是插著“草標”賤賣自己,而招聘者仿佛是在沃爾瑪挑選Made-in-China的便宜貨。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招聘?原因在于應聘者和招聘者信息不對稱。前者可能已經下崗或有下崗之虞,求職心切。他們聽說國內需要人才,但并不知道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哪些崗位在招聘人才,需要具有什么樣的學歷和經歷的人才,待遇如何。一句話,他們前來參加招聘會并不知道是否會有收獲。事實上,大多數求職者兼程十多個小時、排隊一個多小時,等待他們的是無結果。參加過一兩次這樣的招聘會后,即使是那些真正有意海歸者,也無疑會重新考慮。
即使求職者僥幸發(fā)現有合適的工作并最終獲得工作,筆者也決不相信那些已在海外金融業(yè)“馳騁”多年的高薪一族會心甘情愿地降薪以求。降低薪酬的不一定是人才;而真正的人才,一旦高薪工作重新向他們招手,“跳槽”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全球化的時代,“一分價錢一分貨”是硬道理。
同時,筆者也懷疑招聘者是否知道想招或能招到怎樣的人才。那些前往國外招聘的往往不是專業(yè)人員;即使是的話,考慮到中國金融業(yè)與國外的差距至少20年,他們也不見得能把握求職者的專業(yè)水平,仍然要等待高層對求職者的進一步面試再作決定。而如果應聘者中真有符合所要招聘崗位的人才,招聘者也絕對不會當場拍板。
這樣的招聘會,無論是對求職者還是招聘者,都是勞民傷財;用2009年一個流行的名詞,是一種“折騰”。
尊重人才必須實實在在
既然如此招聘很難招到真正的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而出國招聘的結果無非就是帶回幾十上百公斤的簡歷,為什么國內有關部門還要熱衷于此并前赴后繼呢?
招聘者的理由,無非是唯其如此,方顯尊重人才。其實,事實與招聘者的良好愿望(如果他們真有這樣的愿望的話)截然相反!叭櫭⿵]”是尊重人才,“三分鐘面試”不是;“千金買骨”能起到尊重人才的示范效應,草草了事不能。
其實,招聘人才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大動干戈。與其興師動眾派遣招聘團到海外,不如實實在在地按照國際慣例辦事。
首先,通過媒體或網站公開招聘信息,包括崗位、職責、條件、薪酬、招聘人數等,規(guī)定截止期,接受簡歷。如果其中確有可選之才,通過電話交談。有合適的,邀請他們回國面談。最后,提出聘任,與應聘者協商并簽訂工作合同。如此,不僅求職、招聘雙方都可以避免盲目性,而且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據筆者所知,國內招聘海歸,很少有提供旅費請應聘者回國面試的。另外,人才海歸,除薪酬外,還要考慮子女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因素。此次“抄底”海外人才,應著力在這些方面施展“大手筆”!
(作者:曹聰,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萊文國際關系和商務研究生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