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劉正泰
全球金融危機,更是引才良機。在丹陽,我們也集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有些還是“月下追回的韓信”。7月23日,我重點走訪的就是一家“韓信”開辦的企業(yè)。
上午9時,我準時趕到。這是一家保密性很高的新材料公司。坐在會議室,我仔細翻看著企業(yè)一周的日程表,好家伙,排得滿滿當當:去國外參加培訓,跟國內(nèi)幾大制造集團洽談合作,驗收組裝和試驗一臺國內(nèi)最先進的進口裝備,下午1點還要跟美國一家知名公司代表談判。
聽了我的來意后,匆匆趕來的張博士快人快語:企業(yè)眼下技術、工程進度都沒問題,但水、電、氣以及和各部門打交道耽誤精力太多,能否協(xié)調(diào)?我當場就給他吃定心丸:“沒問題,我回去商量一下,爭取專門抽一名干部蹲點,幫助你們做好對外協(xié)調(diào)工作!蔽矣株P切地問他還有沒有其他困難?他連連說,沒有了,政府的幫助太多了,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我們現(xiàn)在就是一心一意抓企業(yè)運營,爭取多出效益來回饋政府。
看著滿臉笑意的張博士,我也感到十分舒暢,因為這位“韓信”得來不易。那是去年2月的一個深夜,市委李茂川書記得到消息,掌握頂尖技術的張博士正準備返回國外。他簡單交待了一下工作后就直奔上海求見。第二天和博士一直談到夜里10點半,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感動之余,張博士最終放棄了與國內(nèi)一家上市大集團的合作,這一新材料及其制品產(chǎn)業(yè)鏈才得以在丹陽“生根發(fā)芽”。
當我開玩笑問他還走不走時,張博士連聲說:就是趕,我們也不走了。我們這些海歸到哪落戶都有人搶,但你們真誠感人、制度留人,真心把我們當自己人,“我連手機號都換成丹陽的了,太太專程從國外趕來拉我在丹陽看了房子,我們決定長住下來!甭犓幌,我由衷地笑了。
栽得梧桐樹,引來鳳凰棲。張博士的企業(yè)吸引了7位國家兩院院士加盟,就連國際材料界泰斗也主動要求來丹陽合作項目。我想,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白啡瞬拧惫倘恢匾,更重要的是用完善的“引才留才用才”三大機制來取代“苦追賢才的蕭何”,營造一個好的人才發(fā)展環(huán)境,使人才產(chǎn)生認同歸屬感,進而吸引眾多“韓信”主動來投,這才是各級人才管理者的頭等大事。